学院举行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师生座谈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3-18浏览次数:6

3月15日,在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学院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组织召开师生专题座谈会,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操申斌出席会议并讲话,院相关部门负责人、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代表和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会。会议由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沈友耀主持。


会上,全体参会人员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学院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发言,他们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和指引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迎来了春天,五年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丰硕成果,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局面,深感肩上的责任之重大,任务之艰巨。努力在教学工作中,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的“六个要”和教学的“八个相统一”,不断提升自己,让思政课有意义、有意思,成为学生们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金课”;在辅导员工作中,做好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切实增强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生代表在发言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健康成长寄予无限期待和希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注重实践,将思政课中学到的知识和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和未来工作中,永葆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诚追求,立志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唱响青春赞歌。

操申斌在讲话中指出,5年来,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建教学共融共振,聚焦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在机制建设、师资配置、课程设计、资源整合等方面深化改革创新,成效显著。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先后荣获全省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省司法行政系统党建工作示范点、首批全省高校四星党支部、全省高校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等荣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先后荣获安徽省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一等奖、教学能力大赛等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5项,团队中有省级模范教师、中共安徽省委法律顾问、法治安徽建设专家库成员各1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教坛新秀1人、安徽省委讲师团高端宣讲专家2人、安徽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思政课年度影响力人物1人;学生中涌现出两位党的二十大代表张文博、刘晓妮,司法部“一级英模”吴其祥、全国公安机关二级英模左成亮、张磊,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的汪晓龙,21级在校生“中国好人”吕智慧等。他要求全体思政工作者要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这一关键问题,并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成为政治高站位的“大先生”。二要成为与学生交心的“好朋友”。三要成为有过硬本领的“多面手”。

他强调,学院党委始终把“思政课打造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并就接下来思政课改革创新工作,提出了三点意见要求。一是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以数字智能技术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以虚拟教研室建设推进思政一体化,建优立体化、专业化、特色化在线资源库。二是创新政策建强“大师资”,突出师德师风,强化阵地管理,突出职业发展,强化能力提升,突出主体需求,强化条件保障。三是多措并举聚合“大资源”,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思政教育共享平台建设,挖掘整合优化各方育人资源。2024年,省教育厅将开展高职院校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创建工作,马院等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系统谋划、对标对表、全力以赴争取申报成功,奋力谱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新篇章!(供稿:组织宣传处 李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