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院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8455线路检测中心法律一系教授 郑昆白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我院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教学管理信息化受到了普遍重视,加快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共识,是大势所趋,它符合我院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同时也是我院“三位一体”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战略发展理念。目前,我院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应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建立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以教学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化推动我院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
【关键词】教学管理;信息化;信息资源;信息素养;安全对策
教学管理是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其工作循环反复,又要求有很高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工作效果影响范围广,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随着我院教学、学管和就业“三位一体”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学管理工作内涵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根据省司法厅“应当大力加强和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我院积极响应省厅号召,及时转变教育思想,大力加强和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应我院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努力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这也是每一位教学管理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我院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当今社会是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与知识经济化的社会,我院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手段,以教育现代化和学习终身化、社会化、国际化为目标,对传统教育体系、模式、内容、结构和方法等进行的一种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性活动。随着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提高与扩大,我院的硬件建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计算机、服务器等先进设备应用于教学和教学管理早已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基本掌握信息应用技术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也在逐步扩大,具备了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硬件基础和人才需求。
二、我院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我院教学管理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在信息化的理念、内涵、人员保证等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尤其是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没有制定总体规划;忽视教学管理中的核心任务,重管理轻教学;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上没有到位,相应的信息化、科学化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思想意识难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很多工作仍然陷于繁琐、复杂、滞后的境况中,没能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技术,也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化的管理机制。
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是信息资源建设,但信息资源建设严重滞后。究其原因,首先是在宏观上相关行政部门缺乏有力的指导和协调,推动的力度不够;其次是信息资源建设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有的部门需要应用,就自行开发或购买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虽然在排课、考试、成绩、学生基本信息等管理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往往都是针对某一特定应用而编制的单机系统,数据不能共享,资源不能重复利用,造成重复劳动,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教学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较低,信息管理能力不足。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多数教学管理人员依然停留在简单的文字操作和报表处理上,对信息收集、整理、处理、联系和发布等仍采用以手工为主的传统信息管理方式,而网络技术、智能技术还未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普遍的应用。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硬件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包括信息资源等软件建设。教育信息化初期投入比较大,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保障。但目前我院的办学经费仍然比较紧张,除信息管理系外,大部分系(部)无法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较大的经费投入,这些也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我院的教学信息化建设。
三、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1.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构建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以信息技术建设为基础的,要让信息网络技术广泛渗透到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在硬件和系统软件上提供必要的保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先进、可靠、完善的技术平台,为实现教学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处理的智能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开发教学信息资源,建立科学的信息处理系统。
教学管理的信息资源主要有课程信息、学生信息、教师信息、教学条件信息、教学档案信息等,涵盖教学计划管理、课程设置与课表编排、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生学籍管理、教材的征订与供应、教学设备的使用等方方面面。
教学信息资源系统的开发与建设是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做好教学信息的采集和管理软件的开发。信息数据的采集,要注意数据的科学性和标准性,通过教学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建立起科学的信息处理系统,为教学管理及时、准确地提供统计、评价和分析的可靠依据,帮助学院领导、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进行有效地决策论证,合理调度和使用教学资源,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率。
3.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管理能力。
信息化教学管理对教学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和质量意识教育,要使全体人员进一步明确教学质量关系到学院的兴衰和个人荣辱,提高其紧迫感和责任感,打好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思想理论基础。通过业务培训,使教学管理人员了解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掌握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具有管理经验和创新能力,能熟练应用基于网络技术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成为技术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教学管理人员。可以采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重在培养的方式。一方面引进具有较高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的人才,充实教学管理队伍;另一方面着重培养提高现有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能力,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现代信息素养和应用、开发信息技术的能力,努力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信息化教学管理队伍。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渐进的过程,推进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必须确立以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为指导的教学管理创新理念,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为指导,以变革传统的教育思想为先导和动力,对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进行客观分析和取舍,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教学管理改革和实践的有益经验,探索与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新路子。我院应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建立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以教学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化推动我院教学、学管和就业“三位一体”教育教学改革以及人才培养工作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实现“两个能力和一个素质”的育人目标。
四、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安全对策
目前教学管理系统所遇到的安全威胁主要有系统漏洞和非法入侵、防火墙的安全隐患、病毒、木马和网络攻击、教职员工与学生的不当操作以及其他破坏网络基础设施和数据的非人为、自然力造成的数据丢失、设备失效、线路阻断等安全威胁。为了提高教学管理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可采取以下几点安全策略。
第一,采取防范计算机病毒、网络入侵和攻击破坏等危害网络安全事项或者行为的技术措施,及时更新操作系统补丁程序,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并及时更新病毒库。
第二,严格系统的用户权限,实行分级分层访问的控制机制。设置严格的用户数据保密机制来加强和落实相关隐私信息的浏览修改等权限,
第三,数据备份和恢复。备份包括系统备份和数据库备份。系统备份是指当系统遭遇灾难性破坏或进行历史性数据查询时,能够及时恢复或再现历史数据的实时状态。
第四,网络安全隔离。防火墙作为一种将内外网隔离的技术普遍运用于网络安全建设中,合理使用防火墙,可以构筑内外网之间的安全屏障,有效地将内部网与外部网隔离开来,有利于提高网络抵抗黑客攻击的能力和系统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朱琼,“高校教务信息化若干问题探讨”.高校教育研究2008年第17期.
2.沈雪芹,“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淮阴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3.沈大强,“试探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广西大学学报2005年第11期.
4.翟宏昌、刘畅、李恒嵬,“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及安全对策初探”,辽宁高职学报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