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赛事新动态
2016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D类初赛于
我院作为安徽赛区初赛赛点之一,严格按照考试中心的规定的报考以及考试流程组织本次初赛。我院共有411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比赛,是历届竞赛中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比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分A、B、C、D、E五个类别,涵盖研究生,英语专业本、专科学生,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等不同学制的学生。我院学生参加的D类考试适用于体育类和艺术类本科生和非英语专业高职高专类学生。我院获得一等奖的参赛选手将被推荐参加5月中旬举行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决赛。
二、以赛促教,发挥大赛的导向作用
教育部“教育发展纲要”明确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和要求,高职英语是实现“以能力为核心,建立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课程模式和建设、教师发展等方面的改革被提上日程,同时,推动教学和教研活动的各类竞赛赛事也日趋完善和成熟。
2011年以来,针对我院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基础薄弱的现状,我们经过广泛的调研和学习,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开展了英语分层教学,具体方案是:参考新生的英语高考成绩,划定分数线,各专业在分数线以上的考生参加校内统一命题的英语水平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划定分数线;以系为单位,打破原始的自然班级,将学生分成A班和B班。测试合格的学生分入A班,其余的学生和未参加测试的学生分入B班。在教学实践中,A班和B班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A班和B 班老师要兼顾学生之间的差异,在教学内容和进度以及能力培养方面体现不同。A班的教学进度略快于B班,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同时,A班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拓展英语能力,提高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循序渐进,提高难度,最终接近或达到四级考核要求。B班则注重基础听力理解和表达,以英语应用能力B 级考试作为考核目标。
在近五年的分层教学的实践中,教师们对评价体系,考试模式和教学资源的选择和管理上又做出了相应的微调,英语分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设定了与其水平相当或者略高于其当前水平的难度考核目标和更加有竞争力学习环境,对于程度较好的A班学生,更加有利于开展英语实践能力拓展训练,加强学生在听力,口语, 语言能力,语言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培养;也有利于教师集中优势,选拔程度较好的学生参加省内,国内各个类型的英语比赛。近年来,我院每年组织专门的师资力量开展选拔和培训,指导学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项竞赛以及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比赛,取得了省内比赛三次一等奖,三次二等奖和两次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三、结束语
比赛是形式,不是目的,比赛是检验和激励的一种手段;改革意味着不断学习和探索,与时俱进,迎接和应对新的挑战。我们要树立“比技能、促质量、谋发展”的竞赛观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教学活动观,推动我院高职英语教学更上新台阶。
基础部 蔡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