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发行之际,8455线路检测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党支部的号召下,掀起了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热潮。7月3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暑假期间到校积极参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专题学习座谈会。大家围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等专题进行了交流座谈。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红梅教授主持。
王红梅院长首先带领大家学习了《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通知>》,强调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对思政课教师的重要性,并对马克思主义学院今后的学习贯彻工作作出了安排。
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 教师们情绪高涨,发言踊跃,纷纷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重要论述和关键词等出发,结合教学、科研和自身实际,抒发感悟,交流学习心得。
教研室负责人曹红玲博士回顾了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认为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要以制度优势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严格考核开展普查、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给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办公室主任宋玉表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思政课教师的不懈追求。作为思政课教师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立场和方向。二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三要认真钻研“三进”的途径和方式。四要紧跟时代发展,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铸魂育人中的实践应用。
教研室主任王芸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副院长王玉红从认真学习,深刻把握科学内涵,立足实际,融会贯通服务教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等方面谈了作为思政课教师如何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感想。
徐映雪老师从为民担当、实干兴邦、实践出真知、人民至上和作风建设等五个方面分享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理念的体会与认识,表示要在思政课教学中一以贯之地做好理论宣讲。
李晓兰老师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充分反映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伟大实践的最新教材。思政课教师要以一颗红心,在思政课教学中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王红梅院长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切感受到总书记从战略高度提出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凸显了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地位,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思政课教师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做学生思想成长的引路人;确立正确的业务观,创新思维、广阔视野,做学生成长的启迪者;确立正确的师德观,严于律己,做学生品格成长的示范者,始终引领思政课的价值讲台。
座谈会洋溢着学习、讨论、交流的浓厚氛围,大家形成共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也是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的根本遵循,在以后的教科研工作中,要切实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按照学院党委部署持续深入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活动,将之列入党支部学习计划,与第一卷、第二卷作为一个整体,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引导党员教师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不断提高政治能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方面,结合思政课建设工作实际,以习近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养提出的“六个要”为指南,突出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另一方面,以习近平提出的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相统一”为遵循,开展教学改革,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