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致敬英雄——行走的思政课”活动

发布者:王芸发布时间:2024-12-14浏览次数:10

     为重温红色岁月,传承革命文化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生开展了“致敬英雄——行走的思政课”活动。12月13日上午,马院师生代表看望了曾闻名全国的“渡江英雄”马毛姐。

     1949年4月,年仅14岁的马毛姐参加了著名的渡江战役。她撑着渔船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运送解放军渡江,右臂被子弹划伤了仍然坚持战斗。1951年马毛姐作为英模人物代表,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活动。她的名字就是毛主席亲自取的。中学毕业后,马毛姐投身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她从不居功自傲,一直保持着艰苦奋斗勤勉敬业工作作风。离休后,她仍然心系下一代,多次走进校园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2021年马毛姐被授予了“七一勋章”。

 

  在与师生们的亲切交谈中,八十九岁的马毛姐依然思路清晰,她抚今追昔回忆了当年战斗的情景,嘱托学生们要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听党话、感党恩,好好学习,增强本领,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从当年的民族解放到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马毛姐是历史的见证人。在她的讲述中,同学们感受到了国家由弱到强的沧桑巨变,也体会到一名共产党员忠贞不渝的理想信念。

 

     当天下午,马院教师率青马社团、党务专业及警察系学生一行三十多人来到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渡江战役纪念馆参观学习。从“百万雄师过大江”红色群雕像到镌刻着8000多名烈士英名的白色纪念墙,再到由丰富的文字、图片、文物、雕塑、油画、影像等资料铺陈的视听空间内,同学走进了七十多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战斗场景,全面了解了渡江战役的背景、过程及意义,再次感受到人民战争的历史伟力。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时指出,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在沉浸式的现场学习中,同学们进一步领悟“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受了一次生动形象的党史国史教育。奋进是对历史最好的铭记。在12月13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拜访英模人物、参观纪念场馆,学生们在“行走的思政课”上追忆往昔峥嵘岁月,感悟红色文化内涵,进一步激发了新时代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挺膺担当,贡献青春力量的责任感、使命感。

 

      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开门办思政课,不断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通过“场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一审:曹红玲、华洁二审:王芸三审:黄保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