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赴桐城六尺巷等地开展实践研学暨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者:王芸发布时间:2025-01-20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能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一行12人于1月14日至16日赴桐城六尺巷、独秀园、延乔读书处、安庆建党会议旧址、邓稼先故居、潜山野寨中学、罗岭镇美丽乡村示范点开展实践研学暨主题党日活动。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六尺巷是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治理智慧的缩影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庆桐城市考察时指出,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行走在六尺巷中,师生们重温了“张吴礼让”的历史佳话,深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及其时代价值。

在安庆独秀园里,丰富的馆藏资料以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陈独秀的生平事迹为主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历史画卷。师生们跟随历史人物回到了百年前风云激荡的觉醒年代,全面了解了波澜壮阔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历程

在安庆南水关延乔读书处,陈延年陈乔年二位烈士坚守信仰、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打动了每个参观者。“革命者只有站着死,绝不跪着生!”“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吧!”碧血丹心,风骨长存。二位烈士的遗志激励着新时代青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接续奋斗砥砺前行

在安庆建党会议旧址,师生们了解到1923年成立的中共安庆支部是安徽省第一个城市党支部。这里被誉为“安徽的曙光”升起的地方。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师生们追昔抚今、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在邓稼先故居,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将师生们带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邓稼先以身许国、鞠躬尽瘁、舍生忘死身于国防科事业的故事感人至深,师生们切实理解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精神的深刻内涵。

潜山野寨中学诞生于抗日烽火年代矢志报国的信念赓续相传。在这所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里,师生们重温了202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该校新考取军校同学回信精神,“铸牢忠诚品格,刻苦学习训练,锤炼过硬作风”,总书记的嘱托催人奋进,激励着青年学子挺膺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书写青春篇章。

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连片的蔬菜大棚,错落有致颇为壮观。近年来,罗岭镇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大力发展培育现代高效农业,大棚经济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师生们看到了一幅村净、景美、人和美丽乡村新画卷

为期三天的实践研学圆满结束。师生们纷纷表示,本次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节奏紧凑、收获良多。一次次现场教学聚焦地方文教资源,内容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大家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智慧和力量,为今后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新时代故事提供了文化养料和现实支撑。

本次研学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践行开门办思政课理念突出实践导向构建思政“大课堂”创新探索。通过深度挖掘地方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通过开展高质量培训与实践研修,引导教师提升境界、开拓视野,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思政课教师队伍,为重点马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一审:杨颖 二审:王芸 三审:黄保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