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学报参加安徽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
安徽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于2012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美丽的江城芜湖召开。会议由皖南医学院承办,会议探讨了期刊学报改革问题;省学报研究会发展现状;2012年科技期刊界的动态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评估学报来搞的内在质量等一系列问题。我院学报副主编孙雯和编辑丁忠甫参加会议。
会议由《安徽大学学报》主编、安徽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吴怀东教授主持;《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主编、安徽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叶松庆教授致辞;皖南医学院院长章尧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安徽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出许牧处长发表了关于期刊学报改革的讲话,许牧处长指出,期刊学报改革是大势,但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办刊水平和质量,期刊学报改革将根据不同情况稳步推进,不搞一刀切,不搞一哄而上,讲话给期刊学报改革指明了方向;《安徽大学学报》主编、安徽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吴怀东教授传达了安徽省教育厅思政处张处长的指导精神。
大会第二项议题是省学报研究会的发展现状。由《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版)主编周逸辛编审主持,首先,安徽省高等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安徽大学学报》主编吴怀东教授向大会报告了学会一年来的工作。一是省学报研究会开展的工作。主要有:四月在六安举办的编辑业务培训班,七月在安徽农业大学展开的常务理事会会议,七月讨论了非时政类期刊转企改革问题,十月进行了期刊转企的调研工作,省学报研究会还对期刊评奖活动进行了可行性论证调研,对跨省学术交流进行了设计,对省学报研究会的社团管理进行了科学完善。二是期刊学报的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报告指出,要提高办刊水平和质量,需要规范化,而采用远程稿件采编系统既实现了规范化,有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还为期刊信息化建设完善了信息资料,报告指出,要提高办刊水平和质量还需要关注改革、关注学习、加强交流学习,今年上半年由8455线路检测中心承办的全国高职高专学报年会就是一个十分成功的例子。三是期刊学报贯彻十八大报告精神。期刊界需要认真学习、全面领会十八大报告精神,在学报采稿方面要注意发掘一批阐发十八大报告精神、弘扬十八大报告精神的优秀文章,为贯彻十八大、宣传十八大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其次,安徽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何晓雄教授;安徽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吴惠敏教授传达了全国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的会议精神。再次,安徽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秘书长、《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版)主编周逸辛编审向大会通报了2012年度学会的财务情况。
大会第三项议题是2012年科技期刊界的动态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由《安徽大学学报》主编、安徽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吴怀东教授主持;由中国高等学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出版社副总编兼期刊中心主任颜帅编审作专题报告。报告从以下方面全面展开:一是为什么要办刊、谁要办刊、为谁办刊的问题;二是编校质量和学术水准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二者都很重要,不可偏废;三是近年将对高校学报等根据类别进行分类评估,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报刊综合质量评估;四是关于高校学报等期刊的评估办法正在研究制定中;五是在改革的前提下,科技期刊可以走学术编辑与出版经营分工合作的道路;六是学术期刊的体制改革是必然的,但需要做好准备,不能搞同步化,需要尊重期刊自身的选择;七是必须明确办刊定位,分散办刊、各自为阵的局面再维持也是合情合理的;八是教育部科技司委托中国高等学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承办的精品、优秀、特色期刊评比顺利开展。报告总结了五个需要破解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历史原因造成期刊出版单位过于分散、规模小、一些管理制度、思想观念等阻碍推进改革的步伐。第二个问题是现行科研评价机制导致期刊分类管理、分层定位难以落实,中文期刊、中文论文总体上被边缘化。第三个问题是期刊主办者、出版者、编辑者(包括编委会和编辑部)责任不明确,编辑出版流程远没有达到最优状态。第四个问题是期刊编辑出版技术和标准已经落后,高水平期刊和论文发布平台受制于人。第五个问题是编辑出版队伍建设和管理方式不适应当前改革和今后发展之需,一些期刊编辑出版质量滑坡或出现严重问题。
大会第四项议题是如何评估学报来稿的内在质量。由《安徽大学学报》主编、安徽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吴怀东教授主持;由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蒋重跃教授作专题报告。蒋教授首先谈了自己对期刊体制改革的看法,分析了全散小弱与专大特强的期刊发展样式,进而从做人做事等方面娓娓道来。一是做编辑对我们做人做事的反省。一个认真做人做事的态度决定着我们工作的完美程度。二是怎么看文章,看什么。其一是看文章的内在,即内在质量。内在是指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与把握,是人对事物理性的认识;其二是看结构设计,在一篇文章的结构设计中要做好学术规范、学术综述、学术史、学术前人的了解、学术引文、摘要对内容的呈现、标题的准确程度等。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但不片面以有无人研究来一断优劣。三是研究方法上的突破。当前学术研究多是在西方的理论框架和方法框架下进行的,我们用西方的方式方法、理论依据来阐释社会生活现象、社会实践现象、社会思维现象。作为一个语言大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应该有自己的理论与方法,应该有以自己的方式诠释自己生活、实践、思维的理论与方法。因此,从方法上来看文章的内在质量要看它的理论性思想与方法性改进。四是当前文章论证模式。当前文章论证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研究讨论式,其中又有两种方式,一是问题与寻解式,提出问题进而解答问题;二是假说求证式,提出假说,然后正面、反面、正反面论证。另一种是叙述宣讲式,常常喜欢用讲道理、摆事实等方法来展开。五是从概念知识看文章的内在结构与论证力度。一篇文章分析的透彻与否,论证的力度如何,是从文章的概念及其延伸来看的,首先概念分类,按照一定的种属关系层层分析,把问题按照如此的内在逻辑演绎开来。最后报告提出希望,希望我们这样的大国在科学研究上实现由词语文化优势转化成概念思考优势。
本次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学术年会内容丰富,讲解深刻,给参会者带来很大收益,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丁忠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