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姑娘扶住晕倒老太 大爷守候三天为说谢谢—信息管理系法制新闻专业学生牛莉获合肥晚报表扬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3-26浏览次数:1

 

  3月12日,合肥晚报第七版特别报道的头条“大爷守候三天   只为说声谢谢”,此报道一经发表,迅速被新华网、搜狐滚动、安徽好人网、大公资讯、新安晚报及各省网络新闻媒体转载,铺天盖地的鲜花与掌声随之而来......不过,最让人欣喜的是这位好人竟然是警院学子——信息管理系11级法制新闻专业学生牛莉。

  事件回顾:

  1.牛莉回忆,2月28日早晨7点多,牛莉刚上扶梯,抬头看扶梯上站着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奶奶,老奶奶很挣扎的样子,身体僵硬地向后倾斜着,走近一看,原来她的手指被夹在了扶梯的扶手里。牛莉见状,不假思索便想去托住老奶奶,无奈两手拿着东西。于是,牛莉赶紧先退下扶梯,把东西放在地上又冲上去,托住了快要支撑不住的老奶奶。正在此时,电梯恰好停止运行。原来,牛莉的同事先她一步乘电梯到达地面,回头看到下面聚集了很多围观的人,怕发生什么事故,于是就把电梯的停止按钮启动了,这才使电梯停了下来,为牛莉救助老奶奶提供了关键的帮助。

  2.王大爷回忆,王大爷与老伴乘坐三孝口公交站台地下通道电梯时,“突然听到老伴喊了一声‘老头子’。”王大爷回头看时,只见一位姑娘托着老伴,还在对老伴说,“老人家不要怕,把扶电梯的手放松。”当时老伴脸色苍白,浑身颤抖,站不稳,稍微休息了一下,老伴告诉王大爷,在电梯上,突然差点晕倒,是那位姑娘救了她。之后姑娘将老人安顿好时,王大爷再三感谢,并要姑娘留下电话姓名,但姑娘始终不肯告诉他们。

                老两口执着要感恩,做了好事不能不留名

  “现在敢在马路上扶老人的年轻人也不多啊,当时要不是她,老太婆发生什么危险的状况都有可能啊。”可不能让好人做了好事不留名啊,老两口思前想后决定要当面正式致谢。可是只知道姑娘在百大CBD附近上班,具体工作地点并不明确,在CBD保安的建议下,王大爷决定在电梯口等着这位救命恩人。王大爷每天早晨7点多就从青阳路的家中步行来到CBD旁的地下通道出口处等待,等了整整三天,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再次看到他要寻找的好心姑娘,并且他还得知姑娘叫“牛莉”。

  问清了牛莉的电话和工作单位地址,两天后,牛莉所在的公司收到了王大爷亲自送来的感谢信,让牛莉得到了单位领导在晨会上的表扬。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头,老两口觉着这么好的事儿,得让大伙儿都知道才行。第二天一大早老人来到合肥晚报社。“你们好,我想表扬一个敢扶老人的好姑娘,这是我写的感谢信,希望能够发在你们的报纸上,让更多的人知道她,并且都能向她学习”。“当时的情景真的很危险,要不是那个姑娘扶了那么一下,我真不敢想后果。”

                好心姑娘无心功与名  警院学子甘于传递正能量  

  得知记者是按照老人提供的地址,找到了在百大CBD写字楼工作的她并受老人之托来采访她表扬她的,素来低调的牛莉显得很不好意思。“也就是举手之劳,根本就不值得表扬,何况当时我也是出于本能,根本没想到会有什么后果,也没想到会不会遇到什么不好的人讹上我,而且本来尊老爱幼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后遇见这样的事情,我想我还是会做的。”

  牛莉,信息管理系11级法制新闻(1)班的学生,目前大三在校外实习。曾担任信息管理系《警信报》记者,工作勤奋努力,经常熬夜写稿子到凌晨,第二天面对其他同学依旧笑意盈盈,从不抱怨。当我们采访她的时候,她告诉我们,尊老爱幼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伸手扶老人只是一件小事,这是身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做的事。对于怕不怕被讹这一话题时,她凛然说道:“身正不怕影子斜。即使被讹了,最多就背上几年债务,救下一个老奶奶,心里也有点小小的成就感。以后遇到这种事,我想我还是会这么做的。”她的笑容就像这春风般温暖,她的人生之旅,在从学校即将踏入社会的节点上,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个善举温暖一群人,一群人的善举照亮一座城。牛莉的行为正是警院学子正能量的代表,我们希望她的"善举"能影响更多的人,从而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浓烈氛围,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